必讀調動5原則:合法與合理的界線

必讀 調動5原則|謝淮辰 勞資顧問製作
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,企業為了應對多變的市場需求,有時不得不調整勞工的工作崗位或地點。然而,這類調動必須嚴格遵循法律規範,尤其是台灣勞動基準法第10條之1的指引,以確保調動的合法性與合理性,保障勞工的權益,並促進勞資和諧。這不僅是企業遵法的表現,也是智慧管理的一部分。

雇主調動勞工的五大原則

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第10條之1,雇主在調動勞工工作時,必須遵守以下五大原則,以保障員工權益並確保調動的正當性:

  1. 企業經營需求且無不當動機:調動須基於實際營運需求,不得具有懲罰性或歧視性。

  2. 工資與勞動條件不得變更為不利狀態:雇主不得以調動為由降低勞工薪資或削減其他原有福利。

  3. 工作內容符合勞工技術與體能:新職位須確保勞工可勝任,避免不合理的技術要求或體能負擔。

  4. 調動地點過遠,雇主須提供必要協助:如果新地點造成通勤時間和成本顯著增加,雇主應提供適當的補助或其他支援措施。

  5. 考量勞工及其家庭生活利益:須評估調動對勞工生活的影響,例如育兒需求、家庭責任等,並採取適當措施降低負面影響。

過遠調動的實際案例分析

在實務操作中,「過遠」和「必要之協助」並無一致標準,需根據勞工居住地、交通條件等因素個別評估。

  • 案例一:某公司將員工從台北調至高雄,通勤時間從30分鐘增加至3小時。該公司為減少影響,提供每月交通津貼與住宿補助,並給予額外休假。

  • 案例二:某製造業公司因產線調整,將部分員工轉至偏遠工廠,導致員工通勤不便。該公司提供接駁車與遠距工作選項,確保員工的勞動條件不受影響。

勞工和企業應注意的事項

勞工的權利

  • 了解權益:勞工應熟悉《勞動基準法》,確保自己的勞動權益不受侵犯。

  • 評估調動影響:若調動影響生活品質,應與雇主協商合理解決方案。

  • 提出異議:如調動不符合法律規定,勞工有權拒絕,並可向相關單位申訴。

企業的義務

  • 透明溝通:企業應清楚說明調動的原因與條件,避免因資訊不對稱引發誤解。

  • 符合法規:任何調動均須遵循勞動法規,確保合法性。

  • 合理安排:避免因調動導致員工生活與工作失衡,影響企業整體士氣。

員工不配合的處理

若員工拒絕合理且合規的調動,企業應:

    • 進行有效溝通:了解員工不願調動的原因,嘗試尋找雙方可接受的解決方案。

    • 遵循內部規範:根據公司規章與勞動契約處理,不得強制執行或違反法律規範。

🔗延伸閱讀:5個資遣條件有哪些?

調動與勞動條件的變更

法律明確規定,雇主不得在調動過程中片面更改勞工的勞動條件,如降低薪資、刪減福利或加重工作量,除非事先獲得勞工同意。

勞資顧問的溫馨提醒

作為勞資顧問,我強烈建議勞工在面對工作調動時,主動了解自身的權利並與雇主進行開放的溝通。此外,企業在考慮調動勞工前,應詳細評估調動的必要性和可能影響,並確保所有流程符合法律規範。透明和公正的溝通不僅能避免勞資糾紛,還能增強員工的信任感,維護企業的穩定與和諧。

🚩引用:勞動部調動工作之五原則

🚩引用:【勞資知識】必讀調動5原則:合法與合理的界線|淮辰先生blo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