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班費怎麼算?5種加班費計算公式一次搞懂,HR必收藏!-K007

加班費怎麼算?5種加班費計算公式一次搞懂,HR必收藏!-K007

⚡ 30秒快速重點加班費摘要

【加班費計算核心重點】

  • 平日加班:第9-10小時1.34倍、第11-12小時1.67倍
  • 休息日加班:第1-2小時1.34倍、第3-8小時1.67倍、第9-12小時2.67倍
  • 例假日出勤:第1-8小時給薪+補休、第9-12小時2倍工資(需天災事變才能出勤)
  • 國定假日/特休:第1-8小時雙倍工資、第9-10小時1.34倍、第11-12小時1.67倍
  • 計算基數:月薪÷(8小時/日*30天)=每小時工資額
  • 法定上限:每日最多12小時、每月加班最多46小時(勞資會議同意可到54小時)

【43%工資爭議來自加班費計算錯誤】→ 立即使用勞動部免費試算系統驗算


【⚠️震撼數據】工資爭議佔勞資爭議43%,加班費算錯是最大風險!

根據我承辦的700場勞資爭議調解經驗,工資爭議佔43%,其中加班費計算錯誤是最常見的勞檢罰單原因。你知道嗎?一次加班費計算錯誤,不只是幾百元的問題,可能引發勞工檢舉、勞動檢查罰款,甚至演變成勞資爭議!

加班費到底怎麼算?平日加班、休息日、例假日、國定假日、特休日,每一種情況的計算倍數都不同,從1.34倍到2.67倍不等。如果你是公司負責人或人資主管,這篇文章將用一張圖表+實際案例+法規依據,讓你5分鐘完全掌握加班費計算公式,避免勞檢罰單!

【💡特別提醒】本文將詳細說明5種加班費計算方式、計算基數認定、以及勞動部官方試算工具使用方法,建議收藏備用!

🔗延伸閱讀:勞資爭議預防10年經驗歸納出來的4大策略降低降低91%爭議-K003

🟩立即預約30分鐘免費諮詢,勞資顧問謝淮辰幫你算對加班費!🟩


加班費計算前要注意什麼?4大法定限制一次看懂

在進入加班費計算公式之前,雇主和人資主管必須先了解《勞動基準法》對於加班的4大法定限制。即使加班費計算正確,只要違反工時上限規定,一樣會面臨勞動檢查罰款!

【🚩法規依據】勞動基準法第30條、第32條、第36條

  1. 每日工作時間上限:一天正常工作8小時,最多加班4小時,一天不得工作超過12小時
  2. 每月加班時數上限:延長之工作時間,一個月不得超過46小時
  3. 勞資會議同意可放寬:雇主經工會同意,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,經勞資會議同意後,延長之工作時間一個月不得超過54小時,每3個月不得超過138小時
  4. 例假與休息日規定:一週必須有一天例假與一天休息日

【✅專業建議】許多公司因為沒有定期召開勞資會議,導致加班時數超過46小時上限而被罰款。即使給付了加班費,只要超時就是違法!

🔗延伸閱讀:勞資會議執行重點整理:3、3、13原則手把手教學-K014


5種加班費怎麼算?平日、休息日、例假日完整公式

加班費計算的關鍵在於「什麼時候加班」。《勞動基準法》針對不同的日子類型(平日、休息日、例假日、國定假日、特休日),規定了不同的給付倍數,從1.34倍到2.67倍不等。以下詳細解析5種加班費計算方式:

1️⃣ 平日加班費(週一至週五正常工作日)

【計算公式】

  • 第9-10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1.34倍(4/3倍)
  • 第11-12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1.67倍(5/3倍)

【💡特別提醒】

  • 每日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,或每週工作超過40小時,就必須給付加班費
  • 這是最常見的加班類型,也是最容易算錯的地方

【🚩法規依據】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1項


2️⃣ 休息日加班費(週六或週日其中一天)

【計算公式】

  • 第1-2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1.34倍(4/3倍)
  • 第3-8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1.67倍(5/3倍)
  • 第9-12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2.67倍(8/3倍)

【⚠️震撼案例】

我曾經處理一個案例,公司讓員工在休息日工作10小時,但只以平日加班費1.34倍計算,結果被勞工檢舉後,不只要補發差額,還被罰款2萬元!

【💡特別提醒】

  • 休息日加班必須符合一個月46小時的加班時數上限
  • 天災、事變或突發事件的加班時數不計入46小時上限,但仍須給付加班費

【🚩法規依據】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2項

🔗延伸閱讀:加班費?勞資會議開了嗎?請讀勞資會議一點通

▶️立即報名勞資管理實務課程,教你<設計請假規則>預防爭議與政府罰單◀️


3️⃣ 例假日出勤加班費(週六或週日其中一天)

【計算公式】

  • 第1-8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1倍(工資照給)+ 補休一天
  • 第9-12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2倍

【⚠️重要警示】

沒有天災、事變或突發事件,雇主不得使勞工於例假日出勤!這是勞基法的強制規定,違反者可處2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。

【🚩法規依據】勞動基準法第40條、第24條第2項(行政院勞工委員會76年10月16日台76勞動字第3928號函)


4️⃣ 國定假日加班費

【計算公式】

  • 第1-8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1倍(工資照給,即雙倍工資)
  • 第9-10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1.34倍(4/3倍)
  • 第11-12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1.67倍(5/3倍)

【💡特別提醒】

  • 雇主經徵得勞工同意於國定假日工作者,工資應加倍發給
  • 所謂「加倍發給」是指假日當日工資照給外,再加發1日工資
  • 國定假日加班不列入勞動基準法第32條46小時的上限

【🚩法規依據】勞動基準法第39條


5️⃣ 特別休假(特休)加班費

【計算公式】

  • 第1-8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1倍(工資照給,即雙倍工資)
  • 第9-10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1.34倍(4/3倍)
  • 第11-12小時:每小時工資額 × 1.67倍(5/3倍)

【✅專業建議】

特休加班的計算方式與國定假日相同,但不列入46小時加班時數上限。建議優先讓員工排休,避免衍生加班費爭議。

【🚩法規依據】勞動基準法第39條

🟩不確定加班費算對了嗎?立即預約諮詢,避免勞檢罰單!🟩


月薪3萬元的員工加班,加班費要給多少錢?實際計算範例

【案例情境】

小明月薪30,000元,本月加班情況如下:

  • 平日加班3小時
  • 休息日加班6小時
  • 國定假日出勤8小時

【加班費計算步驟】

1. 平日加班費:

  • 第9-10小時(2小時):30,000 ÷ 240 × 4/3 × 2 = 333元
  • 第11小時(1小時):30,000 ÷ 240 × 5/3 × 1 = 208元
  • 平日加班費小計:541元

2. 休息日加班費:

  • 第1-2小時:30,000 ÷ 240 × 4/3 × 2 = 333元
  • 第3-6小時(4小時):30,000 ÷ 240 × 5/3 × 4 = 833元
  • 休息日加班費小計:1,166元

3. 國定假日出勤:

  • 第1-8小時:30,000 ÷ 240 × 1 × 8 = 1,000元
  • 國定假日加班費小計:1,000元

【總加班費】541 + 1,166 + 1,000 = 2,707元

【💡特別提醒】這個計算結果與原文案例稍有差異(原為2,708.33元),是因為小數點進位方式不同。實務上建議依勞動部試算系統為準。

🔗延伸閱讀:薪資條怎麼設計才合法!勞動檢查必備


加班費倍數怎麼看?一張圖表看懂1.34倍到2.67倍差異

加班費倍數怎麼看?一張圖表看懂1.34倍到2.67倍差異|謝淮辰 勞資顧問製作

【✅專業建議】建議將這張圖表列印出來,貼在人資辦公室,隨時查閱!

🔗延伸閱讀:工作規則撰寫公司必須明白的12項重點大解析!比勞動部的好用


加班費計算基數是什麼?為什麼月薪要除以240?

很多人資主管問我:「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到底怎麼算?為什麼是除以240不是除以30或22?」這個問題看似簡單,卻是勞動檢查最常稽核的項目!計算錯誤可能導致加班費短少,引發勞資爭議。

【正確計算方式】

平日每小時工資額 = 月薪 ÷ 30(推計1日工資)÷ 8(1日工時)

換算簡化後:月薪 ÷ 240 = 平日每小時工資額

【⚠️常見錯誤】

有些公司用「月薪 ÷ 30 ÷ 8」或「月薪 ÷ 22 ÷ 8」來計算,這些都是錯誤的!必須依照勞動部函釋,以240為除數。

【🚩法規依據】

【💡特別提醒】如果月薪中包含非經常性給與(如年節獎金、績效獎金),這些項目不得計入加班費計算基數!


不想自己算加班費?勞動部免費試算系統這樣用

不想手動計算加班費?擔心算錯被罰款?勞動部提供了免費的線上加班費試算系統,只要輸入月薪、加班時數,系統就會自動幫你計算正確的加班費金額,確保計算結果符合《勞動基準法》規定。

【使用步驟】

  1. 進入勞動部線上加班費試算系統
  2. 選擇「月薪制」或「時薪制」
  3. 輸入月薪金額(月薪制)或時薪金額(時薪制)
  4. 輸入各類型加班時數(平日、休息日、例假日、國定假日)
  5. 系統自動計算加班費總額

【✅專業建議】建議每次發薪前,都用這個系統驗算一次,確保加班費計算無誤!政府幫你算,最放心~

🔗官方工具:勞動部線上加班費試算系統


加班費算對就夠了嗎?3個最容易被勞檢開罰的錯誤

加班費計算正確,就萬無一失了嗎?答案是:不夠!根據我承辦700場勞資爭議調解的實務經驗,即使加班費給付正確,以下3個合規重點最容易被忽略,導致勞動檢查罰單:

1. 是否有超時工作?

即使給付加班費,如果超過每日12小時、每月46小時(或勞資會議同意的54小時)上限,一樣違法

【罰則】違反工時規定,可處2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。


2. 是否有工作4小時休息30分鐘?

勞工繼續工作4小時,至少應有30分鐘休息時間。這是強制規定,不能用加班費取代!

【⚠️常見錯誤】很多公司讓員工連續工作8小時不休息,只給加班費,這樣還是違法!


3. 是否有經過勞資會議?

如果要讓加班時數超過46小時(最高54小時),必須經過勞資會議同意,並留存會議紀錄。沒有勞資會議紀錄,勞動檢查時會被認定違法!

【✅專業建議】建議每三個月召開一次勞資會議,並將會議紀錄妥善保存至少5年。

🔗延伸閱讀:勞資會議開了嗎?請讀勞資會議一點通


⭐ 勞資顧問謝淮辰的貼心話 ⭐

加班費不只是數字,更是勞資關係的溫度計。

在我承辦的700場勞資爭議調解中,工資爭議佔了43%,而加班費計算錯誤更是最常見的爭議原因。很多時候,公司並不是故意要少給,而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算。

但對員工來說,少了幾百元加班費,可能就是他們對公司信任感的崩塌。一旦演變成勞資爭議,不只要補發差額、面臨勞動檢查罰款,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員工的心

【💡我的建議】

  1. 建立標準化流程:使用勞動部試算系統,每月驗算加班費
  2. 定期召開勞資會議:確保加班制度合法透明
  3. 保留完整紀錄:打卡記錄、加班申請單、會議紀錄至少保存5年

如果你對加班費計算還有疑問,或者想要檢視公司的薪資制度是否合法,歡迎預約30分鐘免費諮詢。我會根據你的產業特性與公司規模,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!

💡 需要更深入的勞動檢查防禦指南嗎?

我整理了一份《勞動檢查防禦指南》電子書,內含個常見勞檢缺失與預防方法。

▶️立即報名勞資管理實務課程,贈送《勞動檢查防禦指南》◀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