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謝顧問,我上個月資遣一位年資5年的員工,給了12萬資遣費,結果他現在申請調解說我少算了8萬!」
電話那頭,一位餐飲業老闆的聲音充滿焦慮。
這不是個案。在我承辦的700場勞資爭議調解中,資遣爭議佔26%,其中超過半數是因為雇主算錯資遣費。今天,我要用最清楚的方式,教您正確計算資遣費,保護雙方權益,讓企業不違法。
⏱️ 快速30秒掌握核心重點
平均工資是指「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6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」。 正確公式:平均工資 = 離職前6個月的總工資 ÷ 該期間的總日數 例如:2025年11月15日離職,往前推算6個月(5月15日~11月14日) 根據我在700場調解中的經驗,最容易出錯的就是漏算這些項目: 某科技公司資遣業務經理小陳,年資3年,底薪5萬,但每月平均有2萬加班費與績效獎金。公司只用底薪5萬計算資遣費,給付7.5萬元。 正確算法:平均工資應為7萬(5萬+2萬),資遣費應為10.5萬。短付3萬元,最後調解賠償5萬。 資遣費計算公式非常明確: 資遣費 = 平均工資 × 年資 × 0.5個月 假設平均工資為45,000元: https://calcr2.mol.gov.tw/SeverancePay 根據勞動部函釋,未滿1個月的日數,應按比例計給。例如:年資5年8個月又20天,應計算為5年 + 8個月 + 20天(20/30個月)。 ▶️立即報名勞資管理實務課程,教你<設計薪資結構>預防爭議◀️ 答:最晚離職日當天給付,或於離職後30日內給付 根據《勞動基準法第17條》,資遣費應於終止勞動契約後30日內發給。但實務上,建議在資遣當日或最後工作日一併結清,避免後續糾紛。 答:不可以!除非勞工同意 資遣費屬於法定給付,雇主不得片面決定分期給付。若公司確實有資金困難,必須與勞工協商並簽署書面同意書,否則勞工可申請調解或提告。 答:有!只要有年資就要給 很多雇主誤以為試用期不用給資遣費,這是錯的!試用期仍屬勞動契約期間,只要符合資遣要件,即使只工作2個月,也要按比例給付資遣費。 資遣費:依年資計算的法定補償(勞基法第17條) 預告工資:未依法預告的工資補償(勞基法第16條) 兩者要分開計算,不能互抵! 每次看到雇主因為算錯資遣費,從原本5萬的費用,最後賠償變成20萬,我都覺得很可惜。資遣費計算不難,難的是細節。 根據我的700場調解經驗: ⏰ 每多拖1天確認,風險就增加1分 ⚠️ 上個月有3位老闆因為『想說應該沒錯』收到調解通知 🎁 30分鐘免費諮詢,幫您確認資遣費計算無誤 🔗延伸閱讀:勞資爭議預防10年經驗歸納出來的4大策略降低91%爭議-K003 關於作者 謝淮辰,資深勞資顧問,2016年進入勞資領域,累積700場以上勞資爭議調解經驗,服務超過300間企業。專精於資遣流程規劃、勞動檢查應對、工作規則設計。幫助企業主用合法合規的方式管理人才,預防勞資爭議與政府罰單。YouTube:淮辰先生|LinkedIn:謝淮辰什麼是平均工資?資遣費計算基準完整說明
【🚩法規依據】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4款
【⚠️常見錯誤】不是除以6,是除以總日數!
【💡特別提醒】平均工資包含哪些項目?
✅ 必須計入平均工資:
❌ 不計入平均工資:
【⚠️震撼!!真實案例】
資遣費計算公式:年資、平均工資如何套用?
【🚩法規依據】勞動基準法第17條
【✅立即行動】年資計算3步驟
步驟1:確認到職日與離職日
步驟2:年資換算
步驟3:套用公式
步驟4:勞動部網站驗算資遣費
【💡特別提醒】未滿1個月的零頭要算嗎?
資遣費給付時間與常見問題解答
【問題1】資遣費什麼時候要給?
【問題2】可以分期給付資遣費嗎?
【問題3】試用期被資遣有資遣費嗎?
【⚠️常見錯誤】資遣費與預告工資搞混
⭐勞資顧問謝淮辰的貼心話⭐

